野球场和职业比赛完全是两码事。正规比赛有裁判盯着,VAR随时回放,哪个动作大了立马吹哨。

职业球员收着打吧,观众说你摆架子;认真打吧,又怕受伤。这不上不下的,纯粹是给自己找罪受。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球员就吐槽过:"在CBA打球,对手都知道收着点;野球场上那些人,巴不得把你撞飞证明自己多厉害。"

保险这块儿更是坑爹。

李添荣那次野球打完,回俱乐部就被教练组一顿臭骂:"谁让你去的?万一韧带撕裂怎么办?"他只能低着头挨训,心里那叫一个憋屈。丛明晨被抬走的时候,场边还有人指指点点:"职业球员也就这水平?"这话听着比跟腱断了还让人难受。

球迷们总说球星打野球接地气,可现实往往很骨感。

职业球员的身体就是吃饭的家伙,杜兰特说过他的跟腱值两亿美金,虽然CBA球员没那么夸张,但俱乐部投的都是真金白银。训练师天天盯着体能数据,队医随时待命,营养师连每天吃几克蛋白都要计算,结果球员跑去野球场"送人头",这不是开玩笑吗?

野球场的篮筐又不会镶金边,但职业球员的腿可真是金子做的。备案制度看着麻烦,实际上是在保护球员。下次看到CBA球员备案打野球的新闻,别嫌他们事儿多——他们不是在摆谱,是在保命。要真在野球场受了伤,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职业生涯,更对不起俱乐部的投入和球迷的期待。

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